首页 > 快讯  >  正文
航瞰内蒙古|在希望的田野上 “麦”向丰收
2023-08-08 09:55:17 来源:央广网
00:59

编者按:阴山、老牛湾、大兴安岭、乌梁素海、呼伦湖、乌拉盖草原、库布其沙漠……内蒙古丰富多样的自然地貌紧密联系、相互依存,汇集成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多元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系统,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。近年来,内蒙古始终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,不断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亮丽。央广网内蒙古频道特推出《航瞰内蒙古》系列报道,用镜头记录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,以全新视角展现祖国北疆亮丽画卷。

央广网巴彦淖尔8月8日消息 自小麦开镰收割以来,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调用26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,加快机械收割进度,全力保障15.75万亩小麦夏粮尽数归仓。

小麦联合收割机高效率收割作业(央广网发 王辉业 摄)


(相关资料图)

据了解,今年,临河区小麦种植面积15.75万亩(折纯),每亩产量预计达到435公斤,平均亩产同比增长4.97%,总产量达1.37亿斤。为稳定粮食生产,临河区出台相关鼓励政策,对小麦集中连片进行种植补贴。在集中连片单种小麦面积达到10000亩以上(含)的生产基地内开展麦后复种,且集中连片复种面积达到小麦面积80%以上,每亩补贴300元。

光明村村民参加手工割麦子比赛(央广网发 王辉业 摄)

在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万亩硬质小麦收割现场,大型小麦收割机开足马力作业。阵阵轰鸣声中……切割、剥壳、脱粒等流程一气呵成,一股股“麦流”从出粮口倾泻而下,装入运输车辆。

临河区农牧局副局长苗三明介绍,今年农高区共种植小麦2.1万亩。其中,被称为硬质小麦的“巴麦13号”种植面积达1.5万亩,亩均产量稳定在1000斤以上,比传统小麦品种增产5%—10%,对农户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。

狼山镇光明村万亩硬质小麦示范园区机收小麦(央广网发 王辉业 摄)

在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万亩硬质小麦示范园区,一束束结实饱满的麦穗沉甸甸低着“脑袋”,农机驶过滚滚麦浪,金色颗粒尽数归仓,农户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
“今年政府免费给我们发放了小麦籽种和有机肥,不仅省了农资成本,机种机收更是省心省力。”看着自家120亩小麦喜获丰收,狼山镇光明村八组村民杨文满脸喜悦,他说,麦后农高区还指导他们复种白菜和燕麦草,每亩纯收入预计能达到2200元。

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光明村万亩硬质小麦示范园区种植小麦5000亩。从种到收,实行社会化服务、机械化作业,委托专业团队收割小麦,通过节粮减损等措施促进粮食增产、农业增收。

颗粒归仓(央广网发 王辉业 摄)

临河区立足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,深入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因地制宜,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产业,充分调动起群众的种粮积极性,粮食种植面积稳步增加。同时,出台支持优质小麦种植补贴政策,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,为粮食产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监 制:朱日岭

策 划:田凤元

记 者:魏全民

摄 像:杨永旺

制 作:魏全民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
标签:

精彩放送